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家长课堂 > 家长课堂 >

放手的教育之爱

     孩子蹒跚学步的年龄,如果父母一直牵着孩子的手,孩子将永远学不会走路。放手,孩子可能会摔跤,可想要孩子学会走路,父母必须放手!不放手,是父母的于心不忍,爱得自私;放手,是割舍不忍,为爱忍痛。

 

     青春期是孩子发展独立性的一个特殊成长阶段,会努力挣脱父母的管教,追求对自己的掌控权。但青春期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注定他们还不能做到成熟的自我管理,加上这个阶段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,使得他们很难看到自己的不成熟,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,父母的管教是束缚,是妨碍。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不成熟,孩子则是自以为是的“成熟”,也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家庭局面:父母认为孩子不能管好自己,对孩子的管教多;孩子追求自我掌控,必然反抗父母的管教。父母管教愈多,孩子愈反抗;孩子愈反抗,父母越担心孩子不学好,管教愈多,形成封闭的恶性循环。

 

     我接触过不少父母,特别是母亲,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学,听到老师反映孩子有逃课,成绩下降很快,看到孩子不做作业,突然比较沉迷手机电脑,就特别担心,饭不思,觉难眠,甚至无心工作,只能请假回家。父母心里会觉得:我都为你付出这么多,你怎么就不懂得体谅?鱼翅、熊掌固然珍贵,但珍贵的东西不代表大家必须喜欢吃!同样,父母用心良苦,付出辛苦,也不意味着孩子必须接受。有个学生这样说他的父母:这是他们要这么做,又不是我逼他们的!可能很多人要说这孩子不懂感恩,但客观些来说,孩子说的是实情!父母的付出是父母单方面的行为,并不是孩子要求的,孩子当然有权利不接受。

 

     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间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心理距离的。如果父母对孩子关心和关注太多,孩子必然会远离父母,保持一个让他觉得放松的距离。父母接近一些,孩子必然会远离一些,继续保持距离。有时候孩子出现一些问题行为,父母的过度担心和关注,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压力,使孩子远离家庭的管教,反而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有着维持的作用。就像弹簧,没有压力,也就没有弹力;一旦给予压力,也就有反抗的弹力。一旦父母不予以关注,孩子失去了保持问题行为的动力,反而问题行为就消失了。

 

     为人父母者,一定要注意:不要把自己的全部生活都放在孩子身上,否则对孩子的成长一定是弊大于利!父母有时候试着克制自己对孩子的担心,学会放手,也许改变也就开始了!

标签:

上一篇: 湘越中学-----爱心托起高考学子梦想

下一篇: 第十五期“拥抱亲情,守护爱”大型亲子活动

在线求助

更多

邓石林—校长邓石林—校长

邓石林校长生于1956年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,中学高级教师。1978年考入大学,大学毕业后分别在宁远一中、长沙县一中、株洲市三中、北师
向他求助

948人已求助

张琦伟—校长张琦伟—校长

张琦伟-法人代表兼校长男,本科毕业,中共党员,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在青少年教育行业工作已有18年,经验丰富,无论
向他求助

994人已求助

热门资讯

更多

电话

微信

一键导航

我要了解更多